端午节,农历五月初五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重五节、天中节等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。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(资料图)
在江南人的传统中,端午节要吃“五黄”——黄鳝、黄鱼、黄瓜、咸蛋黄和雄黄酒(雄黄有毒性,一般都喝普通黄酒来代替雄黄酒)。当然,也有其他说法,用黄豆替代咸蛋黄。
不少人都知道端午要吃“五黄”,可是为什么要吃,也许知道者并不多。
黄鱼、黄鳝、咸蛋黄、黄瓜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,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,这些食物能够顺应自然规律生长,并且也属于药食两用的食材。
而雄黄本身就是一味中药,其性辛、温,有毒,归肝经、大肠经,具有解毒杀虫、燥湿祛痰的作用,可以治疗疟疾、疔疮肿毒、蛇虫咬伤,也有杀虫的功效。用雄黄末与菖蒲根屑入酒的雄黄酒有解毒杀菌之功效。江南有谚语:“五月五,雄黄烧酒过端午”。民间也有:“饮了雄黄酒,百病都远走”的说法。
黄鳝具有补中益气,温阳健脾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虚劳,咳嗽,湿热身痒,耳聋,痔瘘等,适合身体虚弱以及产后虚弱人群。
中医认为黄鱼具有健脾开胃,安神止痢,益气填精的功效,对于贫血,失眠,头晕,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。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微量元素和维生素,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,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,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。
黄瓜具有去除内热,利尿,清热解毒的功效。常用于治疗烦渴,咽喉肿痛,降血脂、降血糖等。黄瓜作为一种蔬菜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,能够延年益寿。同时黄瓜还有抗氧化作用,能够起到抗肿瘤的目的。
蛋黄具有增强记忆力、延缓眼部衰老、补血美容的效果。蛋黄中含有丰富脂肪、卵黄脂、胆固醇;同时还含有钙、磷、铁以及蛋白质和维生素。蛋黄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吸收可以释放出胆碱,其通过血液到达大脑可以延缓机体衰老。
黄豆性味甘、平,归脾经、胃经。具有健脾利湿、润燥消水、解毒的功效,可以用于脾胃虚弱、气血不足、消瘦萎黄、脾虚水肿、脚气等疾病。黄豆还有消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,保持血管软化,改善缺铁性贫血和神经衰弱的作用。但黄豆不易被胃肠所消化,易产生饱胀感,应避免过量食用。其嘌呤含量较高,是痛风患者禁忌。
此外,艾叶、菖蒲和大蒜被称为“端午三友”。艾叶祛湿散寒,菖蒲化湿开胃、醒神开窍,两者中都含有芳香油,能芳香辟秽,升清降浊,和大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。端午期间,时近夏至,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,易产生疲乏,倦怠嗜卧,“端午三友”能起到很好的开窍醒神的作用。
而粽子作为端午佳节必备的一样食物,其主要原料是糯米,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糯米性味甘、温,有健脾暖胃、补中益气的功效。适量吃些粽子,对于一些脾胃虚弱而导致的消化不良的人群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,而且可以改善因气血不足而导致的自汗现象。
糯米含有高质量的淀粉质和B族维生素、不饱和脂肪酸、纤维素等营养成分。但是糯米含的蛋白质较少,缺乏维生素A类,钙含量较高却不易被人体吸收。因此,粽子将糯米包上各种馅料可以均衡营养。
一般常见的粽子馅有红枣、花生、豆沙、蛋黄、五花肉等,各种内馅的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。红枣馅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A、B族维生素、钙、铁等,补充糯米缺乏的维生素,帮助糯米中的钙等物质的吸收利用,起到补血安神的作用。花生馅则含蛋白质,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多,能补充糯米中蛋白质等的缺乏。豆沙馅本身有清热凉血、利尿解毒功效。咸粽子中添加的咸蛋黄不仅味道可口,还富含丰富蛋白质、磷脂、维生素和钙、钾、铁等。粽叶也含有丰富的叶绿素、氨基酸、维生素A、C、多酚类物质和钾等多种营养。
当然,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,过量进食粽子反而会导致消化不良,出现胃酸分泌过多,腹胀腹泻等不适。糯米黏性较大,对于反应迟钝的老年人和低龄儿童来说,亦有哽噎、窒息的风险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、胆囊炎等患者,也应酌情食用肉粽,以免加重原发病。
作者:徐超伟(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特需科医生)
编辑:唐闻佳
责任编辑:樊丽萍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关键词: